價值觀重整之旅(二)
無條件的接納增加了Jasmine的安全感,
她不再害怕失敗,或是做得不好,
因為她知道,就算她表現不好,我也會無條件地接納她。
有了這個基礎,再來處理她學習動機的問題,就容易得多。
一天,洗澡的時候,我跟她閒聊。
我說:「相信嗎?媽媽能看透你的內心,知道你腦子裡想些什麼。」
她好奇地說:「真的?」
我試探著說:「你一失敗,就覺得自己很笨、很沒用,於是很不開心,是吧?」
她點點頭。
「跟其他人比較,你覺得自己特別笨,很多事情都不如人家做得好?」
「嗯。」
「你介意別人怎樣看你。所以難的題目你不願試,免得做錯了人家會覺得你笨。」
她露出驚訝的表情:「我真是這樣想的呀!」
要Jasmine變得有動力學習,非要先矯正她幾個思想上的謬誤不可。
首先,她認為她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自己的能力(ability)低。
在她心目中,能力的高與低是與生俱來,不能改變的。
她之所以馬虎了事、不斷拖延,甚至是逃避挑戰、不願嘗試,
其實是為了保存面子。她寧可別人覺得她懶,也不願意別人覺得她笨!
每個人都會維護自己哪怕是一丁點兒殘餘的自尊感吧!
反正能力是天生的,她怎麼努力也沒用的了。
她又何必盡力呢?倒不如放棄好了!
在這樣的想法影響下,她何來會有動力去學習呢?
所以,我對Jasmine所做的intervention,就是為她進行了思想改造。
「思想改造」這個詞很恐怖吧?
是的,再說明白一點,我是為她在進行「洗腦」的工作呢!
思想改造的重點,集中在以下幾個大方向:
1. 不要跟別人比較,要比較的話,跟自己比較。
2. 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,取決於他所付出的努力 (effort),而非他的能力 (ability)。
3. 能力是可以培養的,透過努力學習,會使人的能力在知識、技能層面上有所提升。
4. 失敗不代表一個人蠢,只是他用錯了方法。
5. 失敗是一種學習,愈經歷過失敗的人,能夠成功的機會愈大。
訂定了方向後,我隨時隨地都向Jasmine灌輸正面的思想。
我把這套鉛筆放在她的筆盒裡,並時刻提醒她,
我們看重努力 (effort)多於能力 (ability)、學習(learning)多於表現(performance)、過程(process)多於結果(result)。
閒時又把心意咭塞進她書包裡,上面寫的都是勉勵的話:
Success is 1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99 percent perspiration.
Try your best in everything you do!
我又為她講發明家的故事,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,
他們都並非一開始就成功的,最聰明的人也會遇上困難、失敗,
但只要他們堅持努力的話,最後都會成功。
經過了一段時間,我慢慢地覺察到她的轉變。
一次,練習完滾軸溜冰時,爸爸對Jasmine說:
「等你技巧再純熟一點,我們買一對更好的鞋,那你就可以跑得更快一點了。」
知道她怎麼回答嗎?她說:「我覺得努力才是最重要呀!」
那一刻,媽媽幾乎感動得掉下淚來,她已經將這些價值觀內化了!
慢慢地,她變得比以前積極,
她會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功課,努力地應付默書,
遇見難的題目也不再避開,反而會請教別人。
更難得的是,她學會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努力。
昨天我問她:「你還認為自己蠢嗎?」
她十分肯定地回答:「我現在沒這麼想了!」
我再問她:「你還討厭功課嗎?」
她語氣堅定地回答:「不討厭了!」
看到她臉上的笑容,我知道她是誠懇的,並不是敷衍我。
我,滿足地笑了。
培養了積極、正面的思想,
下一步,我準備教Jasmine一些實際的學習技巧,
以輔助她的學習,為她製造更多成功機會。
下期再續。
參考書目:
“Motivated Minds: Raising children to love learning”, by Deborah Stipek & Kathy Seal
“Motivation for Achievement: Possibiliti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”, by M. Kay Alderman
《愉快學習‧啟動孩子學習潛能》,謝清美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