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文章: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?

自兩、三年前,在網上看到這個部落,我一直都很欣賞、亦很佩服這位媽咪,她的部落是唯一一個我會經常瀏覽卻又不認識的人。

最近這位媽咪分享她的大女兒上小一後的轉變,就在此轉貼與大家分享,成為我和你的提醒和鼓勵!

學習動機
小一第二學期開始,Jasmine的學習問題陸續浮現。
首先,她欠交功課的次數愈來愈多。
截至1月份,她欠交功課達7次之多!
一天,她向我訴苦:「媽媽,我討厭做功課!請問有沒有功課的學校嗎?」
我心想:「每天3-4項功課也嫌多嗎?沒有功課的學校,哪裡找?」
事實上,她每天的功課也實在做得太慢了。
區區4項功課,居然也得花上數小時。太過份了!
她的字愈寫愈潦草,坐姿愈來愈不端正,
功課草草了事,學習也愈來愈不認真了。
與此同時,她眼睛的神彩漸漸暗淡,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,
人變得抑鬱、退縮、沒自信、氣餒、害羞。
一天,她終於開口說出來:「媽媽,我覺得自己好蠢、好無用!」
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?
雖然她一向都不是那種勤奮好學的孩子,但她的學習動機卻從未如此低過哦!
我努力思考,嘗試找出導致Jasmine學習動機低落的原因。
是學校對課業的要求太低,以致她不用功嗎?
是我對她要求太高,以致她討厭學習嗎?
是同學太棒,以致她小看自己嗎?
抑或,是她自己本身出了問題,影響了她的自尊感呢?
圍繞著學習動機這個問題,我看了好幾本有關教育心理學的書。
我發現Jasmine的問題頗為嚴重,從心理學角度看,
她已經到了”learned helplessness”的地步。
Learned helplessness的人將失敗歸咎於天資和能力,
並且深信天資和能力是與生俱來、不能改變的。
這些人沒自信、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,
他們不盡力嘗試、總愛逃避挑戰,
面對困難時,傾向容易放棄、氣餒,
也不會尋求別人幫助。
學習動機向來是媽媽很感興趣的課題,
沒想到這次能將所學的用在自己的女兒身上。
雖然有時看見她的行為表現會感到很沮喪、很無奈,
但是我也實在很喜歡這個挑戰。
能夠陪伴子女成長,沒有比這個更幸福的了!
只歎養育孩子每個階段都有新的挑戰。
經過了個多月的intervention,Jasmine的行為、想法漸漸地有所改變,
我也感到很欣慰,很有滿足感呢!
篇幅所限,下次再詳細記錄intervention的細節…..

價值觀重整之旅(一)
各位太枱舉我了,雖然我已不是個新手媽媽,但我也不過是邊學邊做罷了。
相信嗎?問題不在Jasmine,在我!
先要改變的,是我自己,而不是Jasmine!
價值觀重整,由我做起。
首先,我必須重新檢視一次我對Jasmine的愛。
我對她的愛,是基於她的行為表現?還是因為她本身是我的女兒?
前者是有條件的愛,後者是無條件的。
有條件的愛著眼於孩子的行為。
如果孩子順從,達到了要求,或表現良好,他才會被接納。
雖然頭腦上,父母總會告訴自己:「我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的。」
但實際上,我們還是有意無意的,把著眼點放在他們的行為表現上。
小一以後,我的確對Jasmine要求多了,尤其是課業上的。
我會要求她做事要專心、功課要交齊、字要寫得工整、學過的要記住、自動自覺溫習…..
漸漸地,她的很多行為表現,我都看不順眼。
怎麼總是不能坐好專心完成功課的呢?
怎麼字寫得亂七八糟的呢?
怎麼昨天學過的今天就忘掉了?
怎麼又欠交功課了?
明天要默書了,怎麼還沒開始準備?
慢慢地,連她其他的小習慣我也看不過眼了。
坐直一點好嗎?
執筆姿勢又錯了!
上完廁所又忘記沖水呀?
吃完東西要怎麼做呀?快去擦嘴!
告訴你很多次了,別再「un腳」好嗎?
頭髮長得太長了,像個長毛飛,把頭髮剪短吧!
唉!大家別弄錯了。
家裡有一個當老師的媽媽,絕對不是一件幸福的事。
不是嗎?她要求比常人特別高,很難讓她滿意呢!
吹毛求疵的性格,促使我滿眼都是孩子的不是。
如果父母分分秒秒都在糾正孩子的錯處和不是,孩子會收到什麼訊息呢?
孩子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標準,他就會感到不安全、被排斥,
甚至貶低自己的價值和自尊心受創。
Jasmine的自尊心大概就是被我踐踏得所餘無幾的吧?
所以,我先要做的,是要接納Jasmine是我的孩子。
我愛她,並非因為她做了什麼事情,或是沒有做什麼事情;
她本身對我來說,就具有無限價值。
我不但讓Jasmine知道,無論她做得如何,我也一樣愛她;
我還讓她知道,我會陪伴她一起克服她所面對的困難。
當我開始接納她的軟弱、接納她的不完美的時候,
我發現,她也開始接納自己多一點了。
我解決Jasmine的學習困難,就是從這個愛的基礎出發的。
參考書目:”How to be a hero to your kids”, by Josh McDowell and Dick Day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